?銑拋機通常是指銑刨研磨一體機,它結合了銑刨和拋光的功能,主要用于地面處理等領域。那么,
地坪機械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在操作銑拋機(尤其是用于地面處理的銑刨拋光一體機)時,需嚴格遵守安全規范,避免機械傷害、粉塵污染、觸電等風險。以下是關鍵安全事項:
?

一、操作前的準備與檢查
個人防護裝備(PPE)必須齊全
佩戴防沖擊安全眼鏡(防止銑刨碎屑飛濺傷眼)、防塵口罩或防毒面具(針對水泥、金屬粉塵,建議 N95 及以上級別)。
穿著長袖工作服、防滑安全鞋(避免地面油污滑倒,防砸傷),長發需束起并戴工作帽,禁止佩戴圍巾、手鏈等易卷入設備的飾品。
操作大型銑拋機時,建議佩戴降噪耳塞(設備運行噪音通常超過 85 分貝,長期接觸損傷聽力)。
設備檢查不可忽視
檢查銑刨刀具 / 研磨盤:確保刀片安裝牢固、無缺損,螺栓擰緊(防止高速旋轉時脫落傷人);研磨盤的磨料無松動,避免碎片飛濺。
確認動力系統:發動機(或電機)油位、燃油(或電量)充足,啟動前怠速運轉 3-5 分鐘,檢查有無異響、漏油、漏電(電動機型需檢查電纜絕緣層是否破損)。
檢查安全裝置:急停按鈕是否靈敏(按下后立即停機)、防護罩是否完好(覆蓋銑刨 / 研磨區域,防止碎屑外溢)、行走制動是否有效(斜坡作業時尤其重要)。
清理作業環境:移除地面的石塊、鋼筋等硬物(避免損壞刀具或引發彈跳),設置警示標識(如 “施工中,請勿靠近”),禁止無關人員進入作業區域(至少保持 5 米安全距離)。
二、操作過程中的安全規范
啟動與運行操作
啟動時確認周圍無人,尤其銑刨鼓 / 研磨盤旋轉范圍內無肢體、工具,避免誤觸啟動按鈕。
銑刨作業時,保持身體與設備旋轉部件的安全距離(至少 30cm),禁止用手觸摸正在工作的刀具或研磨盤,即使停機后也需等待完全靜止再操作。
控制推進速度:根據地面硬度調整(硬質地坪慢推,軟質地面勻速推進),避免因過載導致設備跳動或刀具卡滯(卡滯時易使設備失控)。
禁止超負荷作業:如發現刀具劇烈震動、異響或設備冒煙,立即按下急停按鈕,停機檢查,排除故障后再啟動,不可強行運行。
特殊場景操作禁忌
斜坡作業:坡度超過 15° 時禁止使用(防止設備下滑失控),必要時使用防滑墊或專人輔助固定。
潮濕環境:電動銑拋機需確保電纜遠離水源,避免在積水地面作業(防觸電);燃油機型需防止油箱進水導致發動機故障。
密閉空間:如地下室、車間等,需加強通風(銑刨粉塵和發動機廢氣易積聚),必要時使用軸流風機換氣,防止人員吸入中毒。
刀具 / 研磨盤更換與調整
必須停機并切斷動力源(拔掉電源插頭或關閉發動機,取下鑰匙),等待銑刨鼓完全靜止后再操作。
更換刀具時使用專用工具(如扳手),禁止用錘子硬敲(防止刀具變形或螺栓滑絲),安裝后需手動旋轉銑刨鼓,確認無卡滯或異響。
調整研磨盤高度時,確保設備放置在平整地面,避免因重心不穩傾倒。
三、停機與維護的安全要求
規范停機步驟
先關閉銑刨 / 研磨功能,讓設備怠速運行 1-2 分鐘(冷卻發動機或電機),再切斷總電源。
清理設備表面的粉塵、碎屑,尤其銑刨鼓周圍的堆積物(防止下次啟動時卡滯),清理時使用毛刷或刮板,禁止用手直接清理。
維護與存儲安全
定期檢查刀具磨損情況,磨損超標及時更換(避免碎片飛濺);潤滑關鍵部位(如軸承、齒輪),使用指定型號潤滑油。
電動機型需定期檢查電纜、插頭,破損處立即更換(禁止私接電線);燃油機型需遠離火源加注燃油,加注后擰緊油箱蓋,清理溢出的燃油。
長期存放時,將設備放置在干燥通風處,升起銑刨鼓 / 研磨盤(避免刀具受壓變形),斷開電源并遮蓋防塵。
四、應急處理
若發生人員被卷入或刀具傷人,立即按下急停按鈕,撥打急救電話,切勿強行拉扯受傷部位。
出現設備漏電,立即切斷總電源(用絕緣工具操作),救助觸電者時需確保自身絕緣(如穿絕緣鞋、戴絕緣手套)。
發生火災(如燃油泄漏起火),使用干粉滅火器滅火,禁止用水撲滅電氣或燃油火災。